登录  |  注册

[评论]能源监管局通知能否为抢装抢并抢投“降火”

发布时间:   来源:光伏园

4月7日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发布《华东能源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安徽省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会议》。会议指出:要坚决杜绝电力建设工程领域违规压缩工期、新能源抢装抢并抢投等现象,科学稳妥推进电力工程建设。

“抢装抢并抢投”可能是2025年新能源行业重要的“关键词”。我们来一起尝试分析:

一、政策 “双面镜”:催生抢装热潮

要从2025年2个重头政策说起

1、2025年1月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》。办法对分布式光伏诸多内容和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,包括明确一般工商业光伏与大型工商业光伏等。同时明确,取消工商业光伏“全额上网”的模式,只能在“全部自发自用”和“自发自用余电上网”模式中二选一,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,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,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确定,大型工商业原则上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模式。办法明确对于本文发布之日前已备案且于2025年5月1日前并网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,仍按原有政策执行。基于此,大批量分布式光伏项目做最后的“抢滩登陆”冲刺,试图赶在政策 “收紧” 前瓜分市场蛋糕,快速落地项目,拿到并网入场券。如果“冲刺失败”,很多项目将会“功亏一篑”。

2、2025年2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,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。通知明确,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,对新能源项目实行“新老划段”政策。该政策意味着6月1日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仍可享受老政策机制,电价按现行政策执行(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),6月1日之后新并网项目则需进入电力市场交易,通过竞价形成电价。新旧政策的执行,收益不确定性大幅增加,因此大量项目要求在6月1日前完成项目并网,以确保更稳定的收益预期。

二、“抢装抢并抢投”现象的潜在危害

安全风险:工程赶工往往伴随着显著的安全管理漏洞和严重安全隐患。在抢工期压力下,施工方普遍压缩合理工期、简化安全程序,导致安全投入不足、培训流于形式、监管形同虚设。这些安全隐患不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,更可能造成设备早期失效、电站性能下降等长期问题

质量风险:在抢装压力下,项目开发周期被非正常压缩,设计、施工、监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往往被迫让步于进度要求。长期来看,这种质量隐患可能导致电站寿命缩短、运维成本增加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

二、监管 “及时雨”:能否浇灭抢装之火

1、直面问题根源:

会议通报 2024 年以来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典型问题,其中抢赶工期是核心症结。新能源抢装抢并抢投现象背后,是企业对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。安徽省能源局直击要害,明确杜绝此类现象,这从根源上对抢装行为进行 “狙击”。通过强调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强化,让企业意识到草率抢装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受损,更有安全隐患、质量缺陷导致的长期运维成本飙升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追责。

2、构建监管闭环

会议要求严格落实专项监管通知,对照检查事项清单排查风险隐患并按时报送自查自纠情况,这形成了一个动态监管机制。各建设单位落实主体责任、属地电力管理部门夯实监管责任,央地协同、部门联动,全方位盯紧电力建设工程各个环节。从项目规划、施工建设到并网投运,环环相扣,让抢装行为无处遁形。一旦发现违规压缩工期、抢装行径,将面临监管部门的严肃处理,增加了企业抢装的违规成本,从制度层面为抢装降温。

小结:此次华东能源监管局会同安徽省能源局组织的会议,希望能给燥热的光伏抢装市场送来的一场 “及时雨”。

【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】


  光伏投资、开发、设计、施工、总承包、风险管理、索赔管理等新能源培训课程持续开展【包括网络课程、线下培训课程、企业内训课程等】,欢迎访问网站“新能源课堂”

光伏园网站 发布的文章及资讯信息仅用于知识传播之目的,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pvyuan2,欢迎投稿。

推荐阅读:

2025-04-09 15:41:26